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一湖青山绿水 百年生态荣光
——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标准化创建硕果累累、招商引资步伐加快、游船体制改革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稳步实施、旅游产品推陈出新、智慧景区顺利上线、安全生产底线牢固、漂浮物清理打捞常态长效、资源管控有力有效…… 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同比增长85.6%;全年接待游客316.4万人次,同比增长21.6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06亿元,同比增长25.6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1亿元,同比增长36.6%。
去年 5月22日,省长刘国中在安康视察瀛湖时,对守护一江清水的网箱清理整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回首过去的一年,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党工委、管委会紧扣“五个扎实”要求,全面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坚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作为突破口和发力点,促进结构升级和产业转型,顺应和遵循了“五大发展理念”,自觉契合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实现了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的互利“双赢”。在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中,“瀛湖速度”书写追赶超越的“精彩答卷”。
打造“三变”改革的桥兴样本
桥兴村辖15个村民小组,379户1431人。近年来,瀛湖生态旅游区党工委、管委会按照“全市一流”的目标定位,与陕文投安文旅公司携手大力帮扶桥兴村,紧扣“57”标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对口帮扶扎实推进,脱贫摘帽有的放矢,在“三变”改革中,对产业转型、民风建设、教育帮扶等一系列工作做了有益探索,走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脱贫攻坚“桥兴”之路。
——“破局”,改在地上。桥兴村位处瀛湖“水画小镇”规划建设的核心区域,“旅游+扶贫”在这里落地生根,深化完善“公司+村两委会+贫困户”模式,安文旅筹资1000万元注册成立渔文化公司,把村上126户贫困户吸纳进公司,征收土地124亩,流转土地268亩,发展旅游,壮大村企,全年兑现土地收益500余万元,村委会累计分红7.68万元,贫困户分红40.32万元,实现了零的突破,建立了“企业舞龙头、集体得实惠、农民来受益”的良性机制,从而形成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丰收”,农民的股金、租金、酬金收入“三受益”的互动式良性发展态势。
——“壮胆”,强在业上。“靠水吃水”是桥兴村的特质,该村拆解网箱,渔民上岸后,解决群众水上出行问题,在驻村帮扶“四支力量”的支持下,把能人大户资金向山上转移,成立茶叶合作社3个,新建改造茶园850亩,粉条加工合作社1个,订单薯类种植1200亩,与贫困户签订种植协议,带动贫困户34户,并成立农家乐旅游联盟,策划包装桥兴村旅游商品,通过产业转型实现强村富民。
——“树人”,扶在路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摘穷帽,断穷根的关键还是在“双扶”和从娃娃抓起的教育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走了,贫困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最让人揪心。桥兴村在驻村帮扶队员的协调下,筹资10万元建成“共瀛梦想小屋”,为50余名留守儿童开办了“假日课堂”,开展“游览一次景点、赠送一本图书、讲读一次国学、共进一次午餐”等系列活动,让山里的孩子开心开智,开通“扶贫号”渡船,免费接送学生上下学,瀛湖生态旅游区党工委、管委会号召机关党员干部开展捐资助学,捐资1万余元为孤儿大学生送去了学费,让贫困孩子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开怀”,乐在心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民风建设宣传,投资12万元,建立覆盖全村的新民风建设宣传栏,健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一约四会,帮扶2万元建成扶贫爱心驿站,开展“诚孝俭勤和”道德评议,评树表彰了一批致富能手、自强标兵、五好家庭,教育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向好,着力打造桥兴“首善之乡”。
生态大旗在这里高高飘扬
近些年,为了追逐更大的经济效益,瀛湖网箱养鱼投放饲料,催肥催生,对水质有影响。为了遏制这一蔓延趋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据《瀛湖网箱养殖清理整治规范工作方案》,瀛湖生态旅游区党工委、管委会抽调精兵强将,领导靠前指挥,坚守法治底线,维护群众利益,按照“水陆空”三位一体防治布局,坚持河湖同治、水陆共治,打出环境整治“组合拳”。会同汉滨区采取拆补并举,堵疏并举,奖罚并举的方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历时5个月完成了瀛湖网箱清理整治规范任务,拆解网箱31533口。同时跟进瀛湖库区渔业产业转型发展。通过扶持发展渔家乐110户,吸引渔民专业转产200人。启动旅游建设项目,为渔民转业转产提供就业岗位350个。经省环保督查组复查,目前,瀛湖库区PM2.5浓度年均值低于40微克/m,PM10浓度年均值低于65微克/m,空气质量、区域水质常年为优。
瀛湖生态旅游区党工委、管委会制定印发了《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方案》,河长制办公室出台了《生态旅游区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生态旅游区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试行) 》,建立了督查、问责和激励等制度。
由包片向湖长制演变,由包揽向网格化挺进,瀛湖生态旅游区在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有效使用了“双长+X”模式,湖长、警长和护湖网格员,夯实了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网络。瀛湖生态旅游区建立了管委会、镇、村、组四级环保网格化管理体系,由管委会主任、各镇镇长、各村村长、各组组长分别担任网格长,各村明确一名环保联络员。
启动湖长制工作后,规章制度及时跟进,制定了《瀛湖生态旅游区推进湖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瀛湖生态旅游区推进湖长制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完善了湖长制工作体系及考核体系,设立湖长制公示牌6块,印发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彩页10000余份,设置水质保护监测牌5块,落实水质监测员12名,按季度按节点监测,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有效预防水质污染。同时,配合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完成了《安康市瀛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征求意见稿)》编制工作。在加快瀛湖湖泊治理项目、渔业资源保护、漂浮物打捞机制、网箱清理工作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实现了从“有名”到“有实”的转化,从“见河湖长”到“见行动”、“见成效”的转变,河湖长制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自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战打响以来,瀛湖生态旅游区党工委、管委会成立4个专项整治工作组,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5项专项整治行动的安排意见》,全面启动矿山环境、建筑施工扬尘、水域生态环境、餐饮油烟、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等5个方面的专项整治活动。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排查船舶152艘、航运企业3家、港口企业1家、矿山3处、农家乐133户,共排查出各类问题35个,其中非法采石行为1起、私建畜禽养殖场2处、村民违规建房3起、违法占地行为2起、违规建设农家乐3起、涉嫌私建别墅2起,完成问题整改30个。强制拆除违法建筑两处,拆除违建平方米1650平方米。
加大硬软件设施建设力度,改造提升污水处理站4处。对229艘客船、快艇配备了油水分离器、污油回收桶,配套建设了船舶废水、废物收集和处置设施,安装冲洗泡沫厕所80台,环保提示牌400余块。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为切实加强水质保护工作,瀛湖生态旅游区党工委、管委会实行环保问责制,将汉江水质保护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根据市政府《汉江水质保护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和《瀛湖漂浮物打捞治理暂行方案》有关要求,加强与安康水电厂的协作配合,双方签订了《瀛湖漂浮物打捞协议》,明确了库区漂浮物打捞责任主体和监管主体。制定出台了《瀛湖漂浮物打捞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及《瀛湖漂浮物打捞考核评价细则》,积极争取漂浮物打捞资金列入财政年度专项预算资金,相继建成漂浮物打捞船2艘、拖网船6艘、油污收集趸船1艘、粪便收集趸船1艘,实现了瀛湖漂浮物巡查、打捞常态化治理格局,有效降低了漂浮物对库区水质的影响。
同时联合汉滨公安分局建立了生态环境违法联防联控机制,对乱排乱放、非法捕捞、深水吸沙等各类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打击一起,不断增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出台了《生态旅游区渔业养殖规范管理办法》,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查处破坏水体环境、非法养殖、非法捕捞等行为500余起、收缴抬网500余幅、电鱼设备十余台;取缔非法吸沙船2艘、采沙点2处,查扣深水吸沙作业设备3台;投放鲤鱼、草鱼、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种1000余万尾,起到了修复水生态环境,丰富水生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水净了,山青了,瀛湖生态旅游区党工委、管委会关闭沿线工矿企业30余家,区域森林覆盖率倍增到67.6%,瀛湖被列入全国15个重点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专项资金支持项目。
“高效瀛湖”催生发展“加速度”
“生态优势是安康瀛湖最大的财富、最大的品牌、最大的活力。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高质量发展。”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峰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破冰”,行动上才会“突围”。瀛湖生态旅游区正在发生的这场改变,生动验证了这个道理。
党建是项目建设的第一抓手。瀛湖生态区始终秉持的这一概念和信念,围绕“八个着眼、八个好”的工作重点,党建和经济、生态建设联袂,在追赶超越的赛道上,“红色身影”跑出了瀛湖生态旅游区的“加速度”
党工委、管委会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形式多样的推动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坚持无禁区、零容忍、全覆盖,从严监督执纪问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强力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通过“以商招商”“以商养商”和改善营商环境,坚持以陕文投安文旅公司为招商平台,实行产业链招商,与陕西瑞生集团签约投资10亿元建设国际康养项目。推行一站式服务,落实“最多跑一次”事项,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服务,以促进引资、引技、引智并举。
2018年,瀛湖生态旅游区党工委、管委会夯实“五新”战略,以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为目标,深化瀛湖景区国家级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创建成果,加快发展养生、养心、养眼、养神的健康旅游产业,强化落实贯标,实现标准输出,推进试点向示范迈进,不断提升游客来瀛湖旅游的舒心度。
全力推进项目和品牌建设,全面完成翠屏岛瀛湖酒店改造工程并对外经营,金螺岛改造提升工程、大坝旅游服务区入口综合改造工程、安康瀛湖酒店温泉汤池工程、香溪洞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和牛蹄岭战役公园项目二期等工程,加快建设汉江渔港码头、金螺岛婚俗博物馆等项目,实施瀛湖清泉温泉酒店改造、“流水古镇”、智慧海事二期建设,进一步盘活闲置资产。完成土地收储200多亩,实现生态旅游区供地“零”突破;唐家链子渔文化村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精准扶贫优秀案例,并被列入陕西省第二批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瀛湖水上旅游船舶服务标准》被批准为陕西省地方标准制定项目,安文旅公司成功申报国家级精准扶贫标准化示范企业。
2018年8月,完成了对原隆顺船舶公司134艘船舶收购,统一交由安文旅公司负责经营管理,规范船舶垃圾处置、增设船舶环保设施设备等措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加快船舶“油改电”工程建设,购置电动船舶30艘,大力推进游船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燃油使用,降低水质、空气污染。
有效的举措带来沉甸甸的硕果: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同比增长85.6%,其中,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86亿元,同比增长2.5倍,超年度考核任务37.7%;全年接待游客316.4万人次,同比增长21.6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06亿元,同比增长25.6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1亿元,同比增长36.6%。安全生产、森林消防等工作“零”事故……瀛湖,开启了发展“加速度”模式。
- 上一篇:瀛湖生态旅游区召开“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研讨会[ 02-21 ]
- 下一篇:瀛湖生态旅游区召开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 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