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在线办事>服务信息

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讨论稿)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22-02-18 15:18

前 言

 “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瀛湖生态旅游区践行“两山”理论、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关键五年,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功能地位的关键时期,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创新竞争优势的攻坚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四五”规划,对于促进瀛湖生态旅游区推进“山-水-城”一体化发展、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瀛湖生态旅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意见》《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编制,明确瀛湖“十四五”时期总体目标、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实现路径、保障措施,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的任务安排,是指导全区“十四五”时期各方面工作基础性、纲领性规划,是瀛湖生态旅游区落实区域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高质量创新的重要基础,是管委会履行调节经济、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的重要依据。

“十四五”期间,瀛湖生态旅游区要深刻认识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追赶超越、绿色崛起”的发展总纲,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坚持“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富硒亲水康养旅居产业聚集区、汉江生态经济带‘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瀛湖总体战略定位,实施“生态立区、旅游强区、产业兴区、企业带区”发展战略,突出“三区融合、四态融合”发展模式,切实加强风貌控制、提升管理水平、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康旅承载,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新时代追赶超越,以AAAAA级景区标准塑造宜居、宜养、宜游、宜业、宜学的“五宜”瀛湖形象,建设基础配套完善、康养旅居融合的具有秦巴山水人文生态特色的田园牧歌型生态旅游示范区。

规划期为2021-2025年,远景目标展望到2035年。


第一篇  开启瀛湖全面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工作亮点

“十三五”以来,瀛湖管委会坚持超前谋划、高点定位,紧扣“国际视野、国内一流”的发展定位,按照“市政府统筹、文旅局主管、管委会主导、安文旅主创”的工作思路,坚持“大瀛湖、大思路、大片区、大开放、大改革”理念,围绕“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发展总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了由发展相对滞后向快速绿色崛起的重大转变。

(一)狠抓经济发展,AAAAA级景区创建成效显著

遵循“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围绕“1+2+3+N”项目空间布局,以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为阶段性目标,扎实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统筹推动景区、园区、社区“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牢牢抓好项目建设、全域旅游、生态保护、安全生产四项重点,探索形成了“八个一”的工作方法,初步形成“旅游要素不断完善,产品体系基本成型”的新局面。“十三五”期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09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2.31亿元;接待游客人数138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8.99亿元,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二)狠抓项目建设,旅游产品供给极大丰富

以对标-贯标-补短板为主线,坚持“5+X”项目建设工作方法,以水画小镇、十四运场馆等为重点,加快项目建设,完成了大坝、唐家链子旅游道路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和瀛湖酒店、牛蹄岭战役公园、“瀛家”系列民俗等项目,极大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


(三)狠抓品牌建设,景区品质全面提升

构建“旅游+”融合发展机制,着力塑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加快推进国家AAAAA级景区创建,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围绕打造瀛湖四季旅游品牌,深化业态融合,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陕西•安康国际龙舟精英赛等多项体育赛事。近三年来,游客对景区服务质量满意度均达到96%以上。

(四)狠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础进一步夯实

持续推进产业扶贫,不断深化“公司+村两委会+贫困户”扶贫模式,将群众嵌入旅游产业链上,实现了“企业舞龙头、集体得实惠、群众恒收益”,较好完成了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基础。

(五)狠抓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践行“两山”理论,自觉扛牢“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政治任务,持续抓好“漂浮物打捞、网箱治理巩固、两违管控、游船改造提升、水质动态监测、景区景观质量管控、倡导文明旅游、文明工地创建、旅游经营场所治理、林业景观改造”等工程,全面启动并扎实推进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各项工作,区域水质、空气质量长期为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六)狠抓政企融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坚持“小政府、大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盘活区域内优质土地资源、闲置资产,交由安文旅公司统一开发经营,探索以安文旅公司为招商平台,实行产业链招商,进一步深化了双方务实合作。

二、“十三五”发展经验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切实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坚持生态优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指示精神,秉持“两山”理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生态保护取得明显成效,探索了一条具有瀛湖特色的“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道路。

坚持全域旅游。以生态旅游为核心,通过全域旅游推动大旅游、大生态与三产融合,农业围绕旅游调结构,工业围绕旅游出产品,服务业围绕旅游提效能,“一业带百业”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坚持项目带动。瀛湖生态旅游区始终将项目带动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抓手,做好项目规划,落实项目建设,带动交通环境改善、丰富旅游产品供给、生态环境保护优化,促进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坚持民生为本。瀛湖生态旅游区以人为本,着力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福祉,民生水平大幅提升。

坚持“安康创优精神”。创造性地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积极践行“创新、责任、担当、荣誉”瀛湖机关精神,推动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双一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三、存在主要问题

实现追赶超越、加快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由于瀛湖生态旅游区项目建设相对滞后,加之体制机制不完善,实现追赶超越的基础条件较差;项目建设有起势,还没有形成定势和胜势;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实现“严管实控”的目标任重道远,在开发建设、建设活力、投资热度上与追赶目标尚有一定差距。

实现绿色崛起,形成核心增长极任务重。尽管通过近年来不断优化机制,科学招商、规划引领、项目先行、保护环境,瀛湖生态旅游区发生了新变化。但从横向上比较,在投资额度、建设速度和跨界融合、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关联度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旅游产业的示范带动效应不够明显,全域旅游核心增长极尚未真正形成。

兼顾发展与保护的责任重、难度大。瀛湖库区承担着“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政治责任,开发建设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必须要走出一条开发与保护并重、生态与经济双赢的路子,目前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缺乏有效的环保监测、管理手段,特别是汉江水质保护需要流域综合施测,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AAAAA景区创建目标实施。

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的事权与职权不协调。瀛湖生态旅游区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富集、产业布局合理、区域功能定位清晰,近年来,瀛湖旅游区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当前对部分区域缺乏规划、建设、管理职权,尤其缺乏城区至安康电厂大坝“一江两岸”的规划权,造成了“湖城一体”战略难以落地,阻碍了旅游区的整体规划发展。

旅游开发粗放,缺乏核心旅游吸引物。没有形成独特的旅游产品和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同时流水、瀛湖、吉河三镇全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度差,规模小,三次产业融合度低,经济辐射范围小;区内游客多以关中、陕南及周边县区为主,一日游的观光类游客是瀛湖生态旅游区的主要客源,在十大旅游城市中市场份额占比偏低;旅游配套设施量少质低,内部交通联系偏弱,参与体验型、消费娱乐型、高端休闲型项目不足,与瀛湖生态旅游区未来发展极不适应。

第二章 发展环境

一、宏观环境

从国际国内形势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深度调整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同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合作与共赢的世界潮流不可逆转。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于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全球产业链分工和生产组织网络调整将加速催生新业态新技术,带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机遇。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内生动力、市场潜力和要素支撑能力依然强劲。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变化,“一带一路”倡议、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更加明显,经济增长内需潜力加速释放,多层次、多样化、品质化需求将全面提升。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RCEP)将产生国际大市场,有利于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陕西省总体处于中等发达省份向发达省份转变、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向中后期发展转变、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建设、支持陕南三市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蕴含着多重叠加的发展机遇。

从安康市发展形势看,近年来,我市发展思路和目标定位与中省重大战略布局高度契合,“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路径日渐明晰,“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成效凸显;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凝聚的“精气神”,将推动工作重心转向谋项目、抓产业、促发展;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富硒产业、生态旅游正成为富民产业和兴市之业;安康开放发展、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加速了新型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开放发展的思路更清、举措更实、力度更大、领域更宽,陕西向南开放发展的门户优势正在彰显。面向“十四五”,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激励下,全市将聚焦富硒、康养、新型材料三大千亿级产业,全面释放先进产能,聚力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富硒产业发展聚集区、全国生态康养旅居体验基地、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重要承载区、秦巴区域交通商贸物流枢纽”,这些政策利好对加快瀛湖生态旅游区建设、构建“湖城一体”发展格局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但是,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由“两难”变“共赢”,是瀛湖面临的巨大挑战。

总体来看,“十四五”时期,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为未来发展增添动力,打造发展新优势。瀛湖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部署,发挥富硒、亲水两大资源优势,抢抓康养产业大发展的机遇,依托大西安、大重庆等区域市场规模,加强开放合作,打造绿色发展格局,谋求高质量发展,通过发展旅游把景区做美、企业做强,让百姓致富,实现“追赶浙江千岛湖、超越湖南东江湖”的追赶超越目标。

二、发展机遇

(一)重大战略与政策带来的重大机遇

一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倾斜力度加大,西部地区将由政策凹地转为政策高地,加速变身开放前沿,瀛湖生态旅游区具备的汉水文化、养生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优势资源将在新时期迎来新一轮的蓬勃发展。瀛湖生态旅游区须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对接,推动与关中平原城市群联动发展,通过全域旅游带动经济社会新发展。二是乡村振兴战略系列政策支持体系将加速完善,工作重心将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战略转移,为瀛湖加速推进景村融合、康养民宿建设、富硒产业、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三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继续深化,陕西坚持“强关中、优陕北、兴陕南”思路,支持陕南发挥绿色生态优势,瀛湖作为汉江生态经济带的核心,同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正逢其时。四是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以“六保”促“六稳”、发展实体经济、提振国内消费等政策环境下,中央财政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对瀛湖牢牢抓住“双循环”赋予的消费升级机遇,争取资金、加快项目建设带来重大机遇。

(二)康养产业发展趋势带来的重大机遇

我国向世界做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低碳孕育着巨大的财富;新冠疫情推动国人的行为转向更加重视健康、安全、休闲、体育和户外运动,疫情之后我国生态旅游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低密度的康养旅游、体育旅游将更受游客青睐,定制化康养旅居新业态呼之欲出;2020年3月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生态康养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培育千亿级生态康养产业、促进生态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瀛湖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自然风光优美,应紧紧抓住“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历史性机遇,充分运用生态价值转换机制的溢出效应,加快培育休闲康养产业,推进实现生态价值转换。

(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带来的机遇

随着西安-安康动车的开通、西安-安康高铁即将开工建设、国道和其它各级道路升级改造工程的推进,瀛湖内外连通的交通网络体系逐步形成;南水北调集团公司正式运营,对于带动瀛湖经济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第十四届全运会将于2021年在陕西拉开帷幕,瀛湖是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的主赛场,正以东道主的身份展开赛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全运会将给瀛湖带来巨大的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全运会结束后,将面临场地、场馆、设备等方面的后续利用问题,须深化业态融合,促进“旅游+体育”发展,开展主题宣传,对马拉松游泳比赛场地进行包装,开发场地无形资产,对其冠名权和广告权进行有效开发;同时要继续保持项目优势,开发和引进新的竞技体育赛事和活动,吸引大中小型活动来此举办,也可适当的向社会无偿开放,吸引人流,扩大知名度。

第三章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定践行“生态立区、旅游强区、产业兴区、企业带区”发展战略,聚力“富硒、亲水”两大优势资源,以AAAAA级景区创建为抓手,以康养旅居产业为重点,建设“山-水-城”链状组合的富硒亲水康养旅居目的地,争创“城在湖中、湖城一体”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实现瀛湖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充分发挥党工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作用,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瀛湖高质量发展的实处。

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深化“放管服”“投融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升政府主动服务、全方位服务意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补齐民营经济发展短板,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立足大秦岭生态本底,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统筹解决生态保护、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民生改善问题,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生态红线与空间规划的结合。

坚持突出区域特色、塑造区域优势。瀛湖生态旅游区的特色在于汉水文化和富硒资源的高度统一,在国内康养目的地中独一无二,挖掘其自然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将这些特色集中提升到经济特色上来,从而营造生态旅游区的特色经济,全面提高其对外竞争力。

坚持融合创新发展。要综合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一二三产业的“三产融合”、生态-形态-文态-业态“四态融合”和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的“四链”融合,通过有效提升生态系统能级促进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深化是瀛湖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创新、构建产业集群、彰显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通过融合创新发展实现景城融合、景村融合,处处体现宜居的生态、优美的形态、深厚的文态、丰富的业态,将瀛湖打造成“水城一体,茶果飘香,动静皆宜”的生态度假休闲旅游区。

三、战略定位

“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要落实中省战略定位,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厚植生态本底,彰显特色优势,按照生态环境优美、旅游产业聚集、田园新城引领和城乡统筹示范四位一体和统一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的要求,以循环产业发展为统领,集中集约发展生态旅游产品,着力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两区一基地”,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生态高水平保护在全省“双领跑”,创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瀛湖样板”。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突出以游客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全域旅游产业链构建入手,探索生态价值的实现方式,从景区安全、卫生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大投资力度以改善硬件设施,强化管理以提升软件水平,对标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各部门的各项工作都必须以贯标为指南,以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统领“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瀛湖生态旅游区的各项工作。

——富硒亲水康养旅居产业聚集区 借鉴国内外著名城市湖泊如瑞士日内瓦湖、意大利科莫湖、杭州千岛湖、大理洱海等的成功经验,按照湖城一体、水岸一体、古今一体、观光与休闲度假一体的发展思路,以秦巴山水为框架,以瀛湖为龙头,以生态文化为主题,依托汉水、秦巴文化、陕南民俗及乡村福地的特色,聚焦亲水+富硒两大优势资源,通过康养民宿产品的开发,将流水古镇、水画小镇及各田园综合体、各相关村落建成汉江上的一串串康养旅居产业明珠,合理空间布局,将大瀛湖建成湖滨文化康养旅居产业聚集区。

——汉江生态经济带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遵循中省《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战略定位,以绿色的生态环境为基底,以优质的生态产业为核心,以科学的生态布局为支撑,以先进的生态文化为导向,以完备的生态机制为保障,积极探索汉江生态经济带国家“两山”实践创新的新模式、新路径。

四、发展路径

本规划提出了“一二三四”发展路径,即围绕“一个规划总目标”、聚焦“两大优势资源”、突出景区、社区、园区“三区”建设、打造“四大主导产业”。

1、围绕“一个规划总目标”——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瀛湖承担着南水北调中线“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政治任务,是国家重要的生态水源涵养地,应紧扣绿色循环本底,对标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标准,在“十四五”期间为把瀛湖建设成为具有城市山水生态特色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2、聚焦“富硒、亲水两大优势资源”——富硒资源和水资源

安康是全国最大的“优质、环保、安全”富硒区,其中泉水、溪水中硒含量平均值达到0.0019mg/L,发展富硒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瀛湖是西北五省最大的淡水湖,平均水深60余米,气候温和,湖中岛屿众多,素有“陕西千岛湖”之称,四面山峰奇特,坡度平缓,植被茂密,湖面宽阔洁净,又有蜿蜒曲折的水境,可为游客提供各类亲水体验项目。

3、突出景区、社区、园区“三区建设”

瀛湖生态旅游区下辖5镇办21村(社区)1林场,既有大瀛湖、大香溪两大风景区版块,又有众多居民社区和产业园区,地理上参差交叉,功能上相互补充。以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为引领,将AAAAA级旅游景区建设对标-贯标-创建贯穿于“十四五”的始终,并与生态水源地涵养、美丽乡村建设、补链延链强链有机结合起来,从闲置民居改造入手,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建设并运营一批康养民宿,在不改变土地性质、不损害业主权益的前提下,让康养民宿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打造若干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田园综合体,构建景区、社区、园区融为一体的全域旅游产业链,最大限度地发掘生态价值。

4、打造四大主导产业——旅游服务业、康养旅居业、休闲保水渔业、体育赛会表演业

旅游服务业。发展瀛湖旅游服务业,不断提升观光旅游、升级乡村旅游、开发体育和水上休闲旅游、培育研学旅游、发展红色旅游、做强度假旅游六大产品体系,注重旅游可持续、多元化、特色化和硬软件的配套发展,注重旅游服务的规范化、个性化和情感化,做好景区宣传,提升游船的服务水平,对标AAAAA景区标准,持续强化标准化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服务业提质增效。

康养旅居业。探索“生态康养+”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优化康养产业发展布局,推动三产、三区融合发展,从精品民宿改造入手,形成康养旅居产业链,打造瀛湖生态旅游区康养旅居品牌,建设西部康养旅居圣地、全国著名亲水康养之都。

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协同,在吉河、流水、岚河等区域发展体量小、功能全、起点高、私密性强、个性化的集健康疗养、医疗美容、生态旅游、文化休闲、体育运动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精品中高端民宿,打造一种回归自然、享受生活、修身养性、休闲度假、健康疗养的生活方式。

民宿改造突出主题特色,提炼陕南文化的元素和特征,将本土文化与周边景色相融合,使民宿建筑文化融入环境之中,传达“汉水明珠”的文化底蕴。康养旅居区的建筑风格在以传统特色为主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景点环境应体现不同的特点,如:临水建筑的设计上应体现生动活泼“动态”特点,山体周围的建筑应体现凝重典雅的“静态”特点,平坝处的建筑要体现田园风光开阔舒展的“平缓”特点等。

休闲保水渔业。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保证常年二类水质是瀛湖所肩负的政治责任。浙江千岛湖通过休闲保水渔业开发常年保持一类水质树立了行业典范,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以鱼净水,优化水质,合理开发,有序利用渔业资源是完成保水的关键所在,也是落实“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必由之路。

瀛湖渔业资源丰富,瀛湖花鲢2021年4月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名优特新产品名录,瀛湖鱼已达到富硒标准。养鱼离不开水,富硒水养富硒鱼。依托富硒鱼、富硒水做文章,把富硒鱼宴、富硒水开发作为瀛湖新业态,策划包装项目,延伸瀛湖旅游产业链,拉长游客消费时间,实现旅游价值最大化,通过组织开展瀛湖渔家乐、精品水岸民宿、瀛湖鱼深加工、垂钓精英赛事等产品打造,实现市场化运营,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体育赛会表演业。做好体育、健身、赛会的基础设施和配套供给,做强体育赛会品牌,发扬体育精神,充分利用2021年全运会水上十公里马拉松项目在瀛湖举办的历史机遇,打造瀛湖水上运动休闲胜地市场形象,开展垂钓、帆船、赛艇、独木舟、摩托艇、水上马拉松等各项体育与休闲赛事和体育表演。同时创新发展思路,开拓发展渠道,结合艺术创意产业进行相关的活动,使整体水上项目更具有活力和可塑性,创新开发特色品牌赛事,创新引领全民健身运动,形成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通过竞赛体育、水上运动、体育表演与会展业充分发掘瀛湖的生态资源价值。

五、空间布局

在瀛湖生态旅游区涉及的瀛湖、流水、吉河三个镇总规划面积约 169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构建“一轴两心、三色同辉、七星链动”的空间布局。

一轴,指瀛湖大景区所涵盖的汉江水面。两心,分别是大瀛湖和大香溪;一轴两心形似太极阴阳鱼的造型,大香溪是山,属阳,大瀛湖是水,属阴;一轴两心的空间结构是安康养生文化、福文化在大瀛湖天人合一的具体体现。

三色同辉,指牛蹄岭的红色文化、瀛湖的绿水文化、香溪洞的青山文化,本次规划体现两大板块、三色协同发展的态势。



图2  瀛湖生态旅游区产业空间布局示意图

七星链动,围绕流水、清凉、岚河、翠屏、香溪、吉河、牛蹄岭七个节点,按照“山-水-城”一体化发展的模式,链式发展,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形成七星同耀、链动共赢的空间和产业格局。其中:流水板块,以流水镇汉水渔乡风情、陕南民俗风情体验为核心,整合周边村庄,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亲水游乐、湖鲜美食等功能于一体的汉水民俗风情旅游体验板块,远期考虑作为主入口,配套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清凉板块,以清凉关生态环境、富硒林果及秦巴文化为依托,突出林果和滨湖资源优势,以秦巴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富硒水果养生、生态休闲度假为主要发展方向,打造集文化展示、生态度假、休闲康养、购物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瀛湖生态度假旅游综合区域和生态低碳旅游度假的标志性品牌;岚河板块,以岚河富硒茶园生态环境为依托,以安康茶文化、茶俗为核心吸引点开发高端富硒康养度假旅游产品,打造集文化展示、富硒茶生态采摘体验、茶食茶事民俗商业休闲、富硒康养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富硒康养度假旅游板块;翠屏-金锣-玉兴三岛,以自然山水为背景,以湖泊旅游为特色,集滨湖休闲、时尚运动、山水游赏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湖泊型生态休闲旅游门户区, 围绕精品民宿、爱情主题、陕南野生动物亲子旅游、水上休闲运动、高端会议等产业高标准打造康养旅游产品。同时完善内部道路、旅游码头、管网、绿化、亮化、主题景观小品等基础设施、景观配套设施;香溪板块,以养生文化体验旅游为依托,打造以文化体验旅游为核心,以亲水休闲及山地运动为拓展空间的综合旅游开发板块,形成融合观光、祈福纳祥、文化体验、休闲养生等于一体的祈福文化旅游区,通过香溪-牛蹄岭道路建设和扩展至整个岚山片区的健康步道建设拉大景区骨架,将三桥至瀛湖大坝范围一江两岸纳入规划,打造汉江一日游,真正实现湖城一体化,构建城南片区的集休闲娱乐、美食、健身、红色旅游为一体的大香溪城市休闲娱乐区;牛蹄岭板块,以解放安康的红色历史遗存为依托,以战役遗址为基础,规划成集瞻仰革命烈士、红色文化体验、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党史学习、户外拓展、公司团建相结合的研学基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将所在社区打造成为红色旅游村;吉河板块,以吉河旅游镇为龙头,以良好的农业、山体及水体资源为依托,增加旅游服务、农业观光休闲、商务会议、休闲度假等配套设施建设,开发集农业休闲、户外运动、绿色餐饮、亲水娱乐、会议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郊野休闲板块。

六、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为目标,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为抓手,坚持“生态立区、产业兴区、旅游强区、企业带区”发展战略,对标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构建具有湖泊湿地原生态保护、水乡田园风光等特色功能、“三区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产业链,实施湖岸改良和环湖生态绿廊工程,建设优化环湖公路,划定示范区界限,协调好自然生态系统及人文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提升空气、水体质量,构建绿色、文明、安全的生态旅游环境,提升广大游客满意度和体验度,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到2025年,成功创建AAAAA景区,建成陕西生态旅游示范区,经济总量实现大扩张、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生态建设获得新成效,建成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富硒亲水康养旅居目的地。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 力争到2025年,旅游各要素相对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基本成型,全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10%以上。

——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 各类旅游服务设施得到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形成全区充分就业、居住环境优美、生活品质优良、精神生活富裕的发展格局。

——生态环境获得新成效 完成绿色产业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山清水秀空气优”的发展环境。

到2035年,瀛湖的生态价值得到充分彰显,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湿地/水域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区。遵循整体优化、生态优先、景观完整、容量控制原则,充分挖掘低碳的巨大优势,合理利用空间布局,做到尊重和展示自然,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通过设施建设与整体景观协调,实现园区生态价值,形成具有独特美学、文化、人文景观价值和具备典型性、代表性、稀缺性特征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在已有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基础上,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打造成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使生态旅游发展理念与实践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典范价值。


第二篇 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第四章 强化生态保护 践行生态立区

一、持续打好三大保卫战

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生态旅游区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试行)》《瀛湖库区漂浮物打捞考核管理办法》、《生态旅游区全面深化河长制实施方案》等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加强水源地保护,深化水环境治理,做好库区水面漂浮物定期打捞,建立污水处理一体化管理机制。开展船舶和码头污染防治,完善码头环保设施,促进航运绿色发展。推进汉江保护修复行动,围绕“查、测、溯、治”四个方面,开展清理整治工作。建立河流监管常态化机制,做好汉江水质检测工作,持续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

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吸取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教训,坚持秦岭大保护原则,严守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加强重点部位管控,严格实施产业准入、产业禁入。深化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五乱”问题整治,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推进生态绿化工作,做好森林防火演练,守护秦岭生态安全。实施生态环境监测机制,强化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实现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瀛湖蔚蓝天空。持续保持环境治理高压态势,严格管控区内道路扬尘、秸秆焚烧、烟花爆竹燃放、餐饮油烟、挥发性有机物等,严查运输车辆非法超载、漏沙扬尘、带泥上路等行为,对建设施工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做好主要交通路面硬化工作,对山体裸露部位进行植被覆盖,以实际行动强力推进环境治理,确保瀛湖生态旅游景区全年空气质量为优,保护瀛湖蔚蓝天空。

二、加强“三区三线”管控

认真落实《安康市国土空间规划》《安康市秦岭生态保护条例》《安康市汉江水质保护条例》《瀛湖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等政策性条例,严格划定“三区三线”,开发建设中不触及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形成合理的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布局。

对照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做好湖泊湿地勘界立标,构建“生态红线+自然保护单元”的瀛湖生态保护体系,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分布图,生成勘界后的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界桩和标识牌点位分布数据,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勘界立标成果数据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野生鱼类“十年禁渔”执行力度,充分利用5G、遥感、GIS、物联网等技术,搭建生态保护综合数据库,实现对瀛湖实时监控、动态监管,构建瀛湖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区。到2025年,完成“数字瀛湖”重点工程建设,把瀛湖建成汉江生态环境保护的最佳区域。

三、提升生态系统质量

加快实施湿地保护工程。严控湿地核心区,加强生态沟塘及自然湿地改造,新建宣传中心及保护站,围绕湿地水域规划建设巡护道及栈道。合理规划鸟类保护区,建立鸟类栖息地核心区和缓冲区、水上廊道等,增加景观异质性。实施水生动植物调整修复工程,修复湿地内水生植被,优化鱼类结构,构建底栖动物群落。配置多层次深水、悬水、沉水植物,逐步净化水质,结合码头等景观,体现乡村野趣;结合湖泊景观,开发草滩、砾石滩、沙滩、湿地林木滩地等;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站,制定完善的环境监测与预警制度并严格实施,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提高可再生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保护地下水水质,减少渗漏污染;合理评估景区游客容纳量,控制游客规模。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计划,将生物多样性纳入监测内容,并根据监测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严格控制人工建筑数量与规模,建设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旅游服务设施,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将“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原则贯彻到整个湿地建设过程中,维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科学开展生态环境修复行动。遵循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和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分配工程、植物、耕作等各项措施。推进重点道路绿化和重点山体生态修复,恢复、提升生态系统的生机与活力。培育建设生态林,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坚决纠正先破坏后治理的错误行为,坚持走科学、生态、绿色的生态修复之路。

严格推进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严格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对资源和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坚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瀛湖生态旅游区内生态脆弱区域进行专项治理。实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加强水上污染源全收集,岸上污染源全处理,加强入湖库排污口监管,严控库区涉水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控制库区农业面源污染,强化旅游景区污染源防治,沿湖周边村庄、景区景点建设完善垃圾和污水处理、转运设施设备,加强库区漂浮物打捞,降低瀛湖湖泊总氮、总磷含量,改善湖泊水质环境,修复库区生态环境,对于景区内尚无能力开发的资源予以保护,待条件成熟再行开发。


第五章 发展生态经济 推进产业兴区

一、构建康养、富硒产业集群

瀛湖物华地丰,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生物基因库”“生态植物园 ”和“天然动物园 ”之称。有生物品种近千种,各类动物近百种。硒资源丰富,富硒优势极具区域唯一性和垄断性,可谓中国第一富硒湖。以“两山”理论的系统性生态观,统筹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富硒资源,顺应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康养的重视和安康市打造千亿级康养产业的要求,培育康养、富硒两大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兴区。

培养以康养旅居为核心的产业集群。瀛湖拥有自然和谐的环境氛围以及建设完备的健康生活基础设施,为瀛湖生态旅游区发展康养旅居业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基础,应紧盯高品质生活需求的广阔市场,促进瀛湖康养旅居产业相关基础设施、医疗设施等健康设施的供给和配套发展,发挥生态和富硒资源优势,打造“大美瀛湖”康养旅居品牌,构建全产业链的亲水康养产业集群。

发展以富硒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群。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利用好富硒资源,转化为富硒产业”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富硒产业向科技创新、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三产融合方向迈进,深入实施“硒+X”战略,实施新茶园建设和低产茶园改造,形成富硒产业集聚发展效果。发掘富硒茶果、富硒鱼宴、养生度假、富硒健身包装饮用水等富硒产品潜能,打响“瀛湖富硒”系列产品品牌,形成规模发展态势,打造富硒茶-果-鱼-水的产业集群和富硒低碳生态产业集聚区,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二、加快培育数字经济体系

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推进移动通信网改造升级,支持通信运营商加快推进5G基站部署;持续推进宽带普及提速,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积极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的改造过程,实现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加快培养数字化人才队伍。大力培养有技术专研深刻、创新思维活跃、商业前瞻眼光的技术创新人员和团队,培养跨界融合、服务创新、客户体验等意识强烈的跨界应用推广人才,形成专业型、市场型、融合型、领军型相互融合发展的人才队伍,从而推进先进技术在瀛湖文化和旅游方面的应用,促进数字化消费。

加快构建网络安全保障大平台。完善网络安全保障制度,切实提高系统访问、技术应用、复杂网络、运维人员、数据流通等方面安全管理能力。加快构建网络安全保障大平台,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网络安全保障的深度应用,加速网络安全监管数据的快速、实时、无缝流动,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业务协同,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实现网络安全事件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置。

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按照智慧景区建设要求,分期构建智慧营销、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三大平台,打造景区咨询系统、景区解说系统、电子商务系统、GPS车辆调度系统、无人机系统、水文监测系统、微信公众号、智慧化监控系统、智能广播等在内的智慧景区系统,建立以智慧管理中心为核心的管理服务、营销、生态保护三大体系,初步建立景区资源管理系统、景区电子自助导览系统、景区监控管理系统、门禁与安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五大系统,为游客提供便捷全方位的景区服务。通过智慧景区建设,合理配置景区资源,促进景区现代化、科技化发展,同时推动瀛湖智慧旅游产业建设。

三、打造三位一体产业平台

持续推动标准、品牌、产品“三位一体”发展,打造“三位一体”产业平台,深入挖掘瀛湖发展内生动力。

持续推进标准建设。以建设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为引领,建立明确的瀛湖生态旅游景区标准化体系,将景区旅游交通、旅游安全、旅游购物、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休闲、通讯等都纳入景区标准化体系建设之中;利用现代化技术,推进瀛湖智慧景区建设,实现智慧旅游;培养高素质从业人员,定期开展服务培训,提升员工队伍服务质量;组建瀛湖景区标准化工作监督委员会,开展监督管理,强化考核,确保标准化体系实施有效;重视对旅游标准化人才培养,与科研机构、旅游院校深化人才培养合作,发展后备力量。

持续推进产品建设。以瀛湖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形象为保障,坚持市场导向和效益目标,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构建全域旅游产业链,促进瀛湖旅游业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同时,为丰富区域旅游产品体系,遴选一批自然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交通相对便利的村和社区发展乡村旅游,在要素配置、服务转型、产品升级等给予扶持倾斜,推动形成旅游区“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可开发观光、休闲度假、乡村旅游、节庆赛会、红色旅游、传统文化传承与养生产品等多个系列,设计以安康市区为起止点的汉江一-二日游项目和大汉江、新三峡区际游线,丰富大瀛湖生态旅游内容。

持续推进品牌建设。做好品牌形象塑造,以“汉水明珠 瀛养天下”“画里瀛湖、梦中水乡”为主题形象定位,创造具有深厚秦巴文化底蕴、鲜明瀛湖特色的旅游卖点,作为瀛湖的标志推出;依托抖音、微博、电视等主流媒体扩大形象宣传,突出媒体、实体、载体“三体”联动;加大品牌宣传投入,搭建合作平台,与重庆、成都、武汉、西安临近景区合作发展,制定协同旅游线路;定期举办节庆活动,开展“一周一主题”“一月一活动”等个性宣传促销,精心组织大型文化汇演推介工作,打造一系列有影响力的主题节庆活动,进一步提振瀛湖发展信心,讲好瀛湖故事,扩大瀛湖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六章 发展全域旅游 实现旅游强区

一、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瀛湖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烟波浩渺、水色壮美,千峰竞秀、风景秀丽,远山深林、生态原真,道窟丛林、文脉悠远。“十四五”期间,对照国家AAAAA级景区建设标准,立足贯标、补短板,全面提升“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基本要素,精细化拓展“康、养、奇、闲、情、趣”旅游新六要素,推进瀛湖生态旅游景区全方面、多方位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智能化消费,以全方位体现国际化。

打造顶级优质的景观资源,依托瀛湖本身高品级的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其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彰显其珍稀度、奇特性、生态完整性,打造生态环境景观、现代农业景观和滨水休闲景观,将旅游资源价值最大化,推进旅游项目尽快落地并投入使用,同时加强瀛湖生态旅游景区自然资源保护与人文景观打造,全面营造旅游氛围,提升资源吸引力与市场影响力,强化游客总体旅游印象,通过景区规模和景观丰度赢得市场美誉度和游客满意度,提高游客的综合消费水平。

完善特色人文的服务配置,以游客为本,全面系统地完善瀛湖景区旅游功能,充分融入景区当地文化特色,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顺应智慧服务的发展趋势,布局建造各种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加强员工培训、注重服务技能的提升,全面提升景区综合服务水平。

建立标准精细的管理体系,在构建组织机构、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融入标准化动态管理、细微管理等相关理念,引进智慧管理的相关理论和设施设备,提升景区综合管理水平,建立一整套适宜自身发展的现代管理体系。做好旅游景区的规范管理和精细化服务,从而创造最佳效益。

二、塑造“大美瀛湖”形象

不断提升瀛湖生态旅游景区品位,改善景区形象,塑造“画里瀛湖•梦中水乡”“汉水明珠•瀛养天下”的“大美瀛湖”形象,建成“中国之心”的生态旅游长廊驿站。

1、瀛湖生态旅游区的形象定位:“画里瀛湖•梦中水乡”“汉水明珠•瀛养天下”;其中,“画里瀛湖•梦中水乡”是瀛湖生态旅游区的生态本底和灵魂,“汉水明珠•瀛养天下”强调瀛湖的文化底蕴和产业发展定位。

画里瀛湖•梦中水乡——以亲水休闲为特色,以生态环境为基础,如诗如画入梦来,“中国之心的江南水乡”。

汉水明珠•瀛养天下——都市生态与康养休闲旅游者的天堂。

“汉水明珠”的旅游形象表现为:山清湖秀水美,汉风文韵心动。美丽的景区与漂亮的市区一体,汉民族的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同辉,相互映衬,使旅游者能全方位、多视角的体验到汉水明珠——瀛湖山水大观的魅力,体验高品质的汉水文化。

“瀛养天下”的形象定位是:大瀛湖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依托大西北、大西南巨大的康养市场,深入挖掘富硒、生态农业、山-岛文化、陕南特色饮食等资源,在“十四五”期间打造全国知名的康养旅居胜地。

2、生态旅游区区位定位——“中国之心”生态旅游长廊驿站。瀛湖所在的安康市位于中国版图的地理中心点,是西安、重庆、武汉、成都四大旅游区的中心,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北接西安,南连三峡,是新三峡-新丝绸之路客流过境通道上的黄金节点和“西安-三峡-张家界”绿色生态旅游长廊中的重要驿站。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优美,高等级景区密布。未来本区可借助黄金通道优势,有效吸纳来自西安、重庆、成都、武汉四市的客流,并有效分流、延伸流向四市的在途客流,主打亲水、富硒两大环境资源优势,重点面向康养旅居群体开拓市场,以“生态观光、亲水休闲、富硒康养、会议度假、乡村旅游、农家体验、文化体验”为七大营销卖点,以形象塑造、愿景营销、软性营销、活动节庆、整合营销为营销策略,借助平面媒体、互联网、自媒体等全方位营销形式,利用好文化、教育、体育、新闻、农业等部门平台,促进“旅游+农业”“旅游+康养”“旅游+体育”融合发展,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快速树立“瀛湖生态休闲”的品牌,建成“中国之心”生态旅游长廊驿站,达到短期实现市场倍增的目的。

三、建设“三区融合”美丽乡村

以全域旅游引领乡村振兴,围绕“域内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城乡旅游环境优美、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总基调,抢抓机遇,明确目标,通过全域旅游发展推动瀛湖生态旅游区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助推乡村振兴。

坚持园区、景区、社区“三区融合”,促进城市、乡村、景区旅游设施及生态环境的协调配套,综合协调城市功能发展需要和旅游开发及生态水源地涵养关系,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整合地区旅游资源,致力“湖城一体”。重点抓好大香溪生态旅游基础设施改造及新建配套设施项目、流水度假区建设项目等。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贯彻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原则,在生态水源地保护涵养的前提下,实现园区景区化、项目生态化的绿色循环发展路径,最大限度地发掘园区的生态价值。园区建筑应依山就势、体现安康乡村聚落的人文特点,展现人居功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重点打造富硒茶谷、清泉原乡、汉广文苑、水画小镇、翠屏福硒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田园综合体。

园区建设应围绕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瀛湖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总体目标,以“山-水-城”链状组合为形态、以广阔的纯净水域为核心、以顶级的生态环境为魂魄、以多样的富硒物产为特色、以丰富的汉水文化为内涵,体现自然与人文风貌协调统一,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水质安全、自然生态资源,同时注重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营造绿色低碳与湖泊风光、村镇风情和谐相融的自然、休闲、绿色、生态的环境风貌特征。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全域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可以发展瀛湖观光农业、瀛湖休闲农业,培育田园艺术景观等创意农业,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美丽休闲乡村;与加工和养殖业融合发展,可以延伸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与教育、文化、卫生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形成瀛湖乡村研学旅游、瀛湖红色研学旅游、瀛湖乡村健康旅游等新的项目。从而促进瀛湖产业结构优化,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生态建设宜居发展。切实推进瀛湖乡村环境整治,优化旅游沿线风景,在路边、水边、山边、村边开展净化、绿化、美化行动,助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一系列创评活动,构建村镇和谐文化;建立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实现旅游治理规范化。

乡村振兴富民发展。通过探索“旅游+产业+扶贫”“旅游+就业+扶贫”等多种联动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旅游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加旅游就业岗位,吸纳广大村民从事旅游产业,引导村民发展特色林果业、生态渔业,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文态引领融合发展。瀛湖大景区处于牛蹄岭红色文化、瀛湖绿水文化、大香溪养生-祈福“天人合一”青山文化的兼具红、绿、青三色的汉水文化的交汇区、精华区,人文、自然交相辉映,要通过优化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凸显汉水文化之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同时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文化资源合理利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数字乡村建设,让汉水文化产业的发展成果服务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

生态是大瀛湖的本底,业态是大瀛湖发展的载体,美丽的形态是大瀛湖的形象,而文态则是“四态融合”的引擎。本区发展首先应注重生态优先,坚持生态保护不动摇,依托瀛湖优美的生态环境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打造宜人的生态景观。通过“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实现景村融合,形成茶果飘香的生态景观。其次须注重形态美,形成“湖、城、山、岛、村、镇、园”的形态场域,充分发挥景区优势提升自身吸引力;第三,注重景区与当地产业的有机融合,要充分发挥富硒、亲水的生态资源优势,与当地产业深度融合,开发旅游+休闲、旅游+运动、旅游+康养,开展特色农业、民宿、水上运动等项目,有动有静,宜居宜养宜游宜业宜玩;第四,通过牛蹄岭红色文化、香溪洞福文化-养生文化以及以汉江为纽带的汉水文化将生态、形态、业态有机融合起来,通过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发展,延续文脉,引领“四态融合”。

基层治理创新发展。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需要紧紧依靠广大基层群众,在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的过程中充分激发群众创新精神。将全域旅游发展和基层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相结合,增进基层群众认可和支持,进一步激发其创新精神,使景区发展凝聚基层群众力量和智慧。


第七章 加快改革创新 推进企业带区

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放管服”改革。用“大瀛湖”理念推进瀛湖生态旅游区体制改革,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投资项目网上并联审批,精简行政许可事项环节,打造更加宽松、高效的发展环境。加强法制建设、作风建设等重点领域的问题研究,创新探索务实、高效、接地气的改革措施,把阻碍全区发展的诸如环境保护、渔业养殖、水质安全、森林防火等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逐一进行破解,努力创建更多具有瀛湖特色的体制机制。推进“证照分离”改革,重点落实“照后减证”。加强市场公正监管,严格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和工作机制,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实现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强基层便民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形成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政府运作新模式,实现更大范围“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掌上可办”。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不断拓宽营商环境监督、评价、投诉、举报渠道,有效解决企业投资经营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瀛湖四大主导产业的发展中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建立面向民营企业的救助补偿机制,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活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面梳理在投资贸易、金融税收、知识产权、交通环保、市场监管等方面的规则标准,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优势产业与外部区域产能合作。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推进项目建设投融资改革。建立和完善管委会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加大企业扶持力度,鼓励项目投融资模式多元化,破解小微企业无担保、融资难问题。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完善规范、安全、高效的举债融资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项目投融资模式多元化,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推进“政银担”合作模式。引导金融机构面向中小微企业创新开发融资产品,落实普惠金融政策,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二、强化区域开发合作

实施开放合作深化工程,结合实情,突出重点,全方位开放合作,开拓瀛湖合作共赢新局面。推动校企协同创新,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组建富硒茶果、生态康养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利用好与外省协同合作关系,持续开展农产品、水资源、康养资源的产品和技术交流合作。健全跨区域合作长效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依托“同饮一江清水”的水缘关系,以秦巴山地生态保护为桥梁,加强规划衔接和统筹,推动与江汉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力争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布局、水质保护与综合开发等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突破,建立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受水地区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等优势,在项目投融资、生态文化旅游、现代市场体系合作方面取得突破,共同构建水源共治、经济双赢的区域合作关系。将瀛湖在统筹推进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区位、资源、产业、文化特色优势宣传出去,展现瀛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形象、新面貌、新风采。

三、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坚持产业培育和项目招引并重,紧扣“四大主导产业”和“七个产业板块”布局,以安文旅公司为招商平台,深化产业链招商,深入推进精准招商。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招商引资工作,将“招大引强”与“延链补链”相结合,强化“人人都是招商环境”的观念,培养科学运作的“投行思维”,做靓“营商环境最安康”金字名片。夯实“一把手”招商引资责任,深化领导亲自招商、亲自接洽、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四个亲自”工作机制,恪守“热情接洽、积极促进、支持到位、特事特议、制衡有效”工作原则,做到外资与内资、民企与国企、本地企业与外埠企业、大中企业与小微企业“四个一视同仁”,落实外资、内资、国资、民资、融资“五资同引”。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强化以园区为重点的招商引资,深入推进集群招商、精准招商、链条招商、以商招商、大数据招商和云招商,通过招大引强、补链强基推动产业发展规模质量同步提升。

立足产业抓招商。坚持产业培育和项目招引并重,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开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主攻上下游协作配套项目,不断提升产业契合度,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优化机制促招商。制定出台切合实际的瀛湖生态旅游区招商引资工作意见》,进一步规范推进、投资洽谈和项目入驻审批流程,为全区招商引资有序、高效开展提供机制保障。着力打造政策优惠、成本更低、服务更好、办事更快的“瀛湖营商环境”,建设亲商、开放、创新的瀛湖。

加大引资招大商。以安文旅公司为招商平台,实行产业链招商,吸引和鼓励大企业、大集团以独资、参股、联营、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瀛湖生态旅游区建设与经营。引导民营资本、社会力量参与纪念馆、科普馆、配套设施、产业基地建设。


第八章 提升基础设施 增强服务能力

一、构建综合交通网络

以交通建设为重点,以提升游客幸福感和旅游体验为宗旨,提升大瀛湖的可进入性,同步完成生态环境治理。到“十四五”末,完成瀛湖环湖路、瀛湖生态环境治理、S318瀛湖火-清段、香吉路建设以及景区核心路网改造工程、瀛湖生态旅游区景区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以及瀛湖轻轨、航运能力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汉江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翠屏入口旅游服务区提升改造、南山片区城市公园步道等项目,为游客提供功能齐全的旅游咨询、游览服务,打造更好的旅游体验。在交通建设中采取“生态公路”的规划设计思路,将高标准旅游公路建设、观景台、生态教育、地域性生态小环境保护与展示、生态解说系统等统筹推进,主干道建设和观光支线建设并重,道路建设和生态教育展示并重,建设国内领先的高等级生态公路。

突出瀛湖水域特色,打造集交通、游览、观光、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水上旅游交通系统。开辟流水镇至紫阳县至汉中的汉江水上客运航线,打通安康至汉中的水上客运通道。依据瀛湖生态旅游区水系的空间结构以及景观节点和旅游项目的分布,以翠屏岛为中心规划翠屏岛-火石岩入口、翠屏岛-流水、翠屏岛-岚河主要水上交通航线。依据码头在风景中,码头就是风景的原则,加快码头的建设与提升,在郭家河拟建货运码头;在流水镇、火石岩建设2处客运码头;在翠屏岛、火石岩以及流水镇建设3处一级旅游码头,金螺岛、岚河、玉兴岛、织女石等景点建设10个二级旅游码头,构建起瀛湖水上观光游览的码头体系。

完善通航配套设施,建设直升机起降场,开展短途空中观光业务、旅游目的地间的支线航空业务以及动力滑翔伞、跳伞、翼装飞行等低空飞行体验业务,形成空中旅游精品航线,升级旅游休闲模式,打响“空中看瀛湖”旅游品牌。

二、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依托旅游产业优化提升基础设施,带动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升级,高起点开发游艇旅游和低空旅游等高端游乐项目,高标准配套旅游、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通过镇区环境和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形成“特色旅游小镇-旅游社区-旅游新村”的瀛湖生态旅游区镇村新体系。“十四五”期间,将吉河镇、瀛湖镇和流水镇建设成为旅游风情小镇,瀛湖镇湖心村、清泉村、阳坡村、兴隆村,流水镇窑头村、星火村,吉河镇前进村、县河镇牛岭村等八大村落成为旅游新村,形成瀛湖城镇体系新格局。

以吉河镇为龙头,向东南延伸,组团开发,整体打造吉河农业观光休闲谷。瀛湖镇依托富硒农副资源优势,适度发展富硒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力争打造集富硒农产品深加工、展示销售、旅游购物等产业集聚型及旅游集散接待、综合服务的旅游小城镇。流水镇凭借紧邻瀛湖景区的区位优势,将古镇整体进行陕南古民居主题特色改造,形成个性鲜明的古镇观光吸引核,植入文化展示、观光购物、特色餐饮、夜间休闲、古镇度假等旅游商业业态,打造陕南民俗风情旅游名镇。

结合瀛湖镇、吉河镇、流水镇三镇区域位置及交通情况,建立AAAAA级游客服务中心,提供住宿、休闲、餐饮、交通、娱乐等服务,健全旅游服务体系,实施信息互联互通,建立完善信息反馈共享体系。坚持以游客为中心、以服务为根本,突出咨询服务、专题旅游、团队旅游、票务服务等功能,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的高品质服务。游客服务中心要与景区规划布局相一致,加强中心内部功能多样化及游客活动模式灵活性,对游客中心进行分区,满足游客多种需求。完善旅游建设,改善旅游环境,提升景区服务功能,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积极开展招商活动,通过专业化运营管理,建成让游客满意的现代化服务中心。

三、完善旅游配套服务

加快推进旅游公共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建设。结合秦巴汉水、古镇文化、乡土风情等文化因素,打造一批具有独特文化性和高度人文关怀性的高质量旅游标识系统,包括全景导游牌示、分区导游牌示、景点说明牌示、服务指导牌示、警戒忠告牌和植物挂牌等在内的标识系统,进行统一建设;推进旅游休憩设施建设。结合安康风土人文以及景区环境,在景区各个景点的各个地方投放具有民俗文化、艺术特色、符合国家安全建造标准的旅游休憩设施,要突出人文关怀和艺术特色,从而满足广大游客的旅游休憩需求。

持续做好景区服务配套保障。一是完善景区解说系统,提升景区讲解质量。挖掘景区文化和资源价值,将景区厚重的内涵以游客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培养高素质的景区讲解员,做到“人性化”解说服务,将景区解说服务管理纳入景区的质量管理体系,打造高质量的景区讲解服务;二是做好景区接待服务。做好景区入门接待服务管理,完善细节,接待流程细致化、服务细微化,做到人文关怀,景区入口设置人员和车辆的导入服务及相关的咨询服务,完善景区游客投诉与抱怨处理制度,将景区票务服务管理流程标准化,构建一个专业化、高质量的服务系统;三是精心打造旅游购物。以瀛湖生态旅游区地方特色为基础,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从游客求实、求名、求美、求新、求廉、求趣、求知、求尊重等购物心理出发,开发、生产具有瀛湖特色的运动、养生系列商品,筛选富硒茶及其它食品加工制品为龙头产品,塑造龙头品牌,作为瀛湖标志性旅游商品推出;四是合理开发景区娱乐。结合瀛湖生态旅游区自然、人文条件,突出地方民风民俗及地方特色,合理谋划,开发一批特色鲜明,游客体验性、参与性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娱乐产品。包括文博展览、艺术表演、游戏娱乐、体育运动、观光体验等,挖掘整理一批体现“汉水明珠•瀛养天下”的旅游项目,在翠屏岛、金螺岛、流水古镇等地增强文化表演及展示。例如在清泉半岛设置水月剧场,主要功能有文化展览,歌舞表演,创意展示和农业展览等;在金锣岛设置爱情博物馆、多功能草坪、祈福站、梦幻天梯、螺峰塔、月老庙等;以及在火星半岛设置茶艺表演,主要功能是茶艺展示、茶品推介、茶园观光体验等;进一步迎合游客需求,导入时尚元素,全面提升瀛湖文化娱乐产业的文化品味可参与性,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并做好相关配套休闲娱乐项目的建设,建设相应的游乐设施,开展大众性的旅游娱乐活动和游艺活动;五是打造景区票务服务管理流程标准化。进行全流程精心打造,围绕核心景区,拓展边缘景点,整体谋划,分步推进,构建网络和实体一体销售、同步管理、流通顺畅的专业化、高品质服务系统,切实为游客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压缩游客购票、检票时间,提升游客体验舒适度。


第九章 提升治理能力 建设善治瀛湖

一、推进平安瀛湖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促进景区安全建设,健全旅游安全保障系统和旅游医疗保障系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盯“水上安全、森林防火、旅游安全、应急处突”四项重点,不断深化“生产组织集约化、监管手段智能化、日常监管常态化、安全教育制度化”安全生产工作机制,突出隐患排查整改,强化预警预防处置,坚持每年开展三次针对性应急演练。针对景区景点、公共场所、交通安全做出具体规定,责任落实到部门、岗位、个人。完善旅游安全监测设施及制度,建立灵敏可靠的旅游救援系统。加强安全管理,普及安全常识,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与保险部门合作,积极推进游客责任险,旅游意外保险、旅游救助保险等,促进旅游与社会保险结合。

夯实安全责任。完善镇村两级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部门职责清单、企业岗位责任清单,强化和落实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

筑牢安全基础。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推进水上、林区两个重点区域专项整治;加强安全风险源头治理,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科学识别,分类、分级管控安全风险,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落实安全生产承诺和责任保险制度;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强化监管执法。积极推进应急救援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优化应急救援管理系统执法职能,统筹执法资源,强化执法力量和能力,完善执法体系,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探索和完善检查、执法方式和机制,推进“互联网+执法”的运用,切实解决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领域突出问题,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推进政法基础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力量下沉,保障政法机关依法履职履责,打造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加强派出所、警务站、社区农村警务室和公安检查站等基础建设,打造坚强有力的基本作战单元,有效提升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效能。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继续保持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持续加强行业领域监管和专项整治,把扫黑除恶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挤压黑恶势力滋生空间。紧紧围绕“发案少、秩序好、服务优、群众满意”创建目标,通过开展平安集镇、平安村(社区)、平安家庭、平安景区等形式多样的地区平安创建、行业平安创建、单位平安创建活动,形成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瀛湖。

二、推进法治瀛湖建设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综合执法,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推动审批监管、执法司法、工程建设、资源开发、金融信贷、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财政支出等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全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要将宪法学习宣传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学习宣传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使公民牢固树立法律至上、崇尚法治、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开展公民法治宣传教育,强化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促进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大力宣传、积极推动《民法典》实施。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推动社会治理从现实社会向网络空间覆盖,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三、增强应急管理能力

1、加强应急救援管理体系建设

进一步理顺应急救援管理体制机制,实现机构、编制、职责、人员、经费“五落实”,创新应急管理方式和手段,提高应急救援管理装备水平,提升应急救援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切实履行监管职能;进一步明确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管理长效机制;落实应急救援值守和接处警责任制,建立应急救援资源共享、应急救援联动快速响应、应急救援快速协调处置机制,加强应急救援管理协作。构造形成“应急救援资源一盘清,信息联通一张网,监测预警一幅图,指挥调度一盘棋,应急救援一体动”的高效协调联动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力争“十四五”期间,建设完成五位一体、高效快捷、运转协调、纵横联通的应急救援管理体系。

2、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完善现有气象、海事、地质、林业和环境等监测站网,构建森林火灾、道路交通、景区安全、水质污染防治区监测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体系。实现预警信息统一收集、综合研判、及时发布,为灾害应对提供决策依据。

开展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按照省自然灾害风险普查计划,做好评估调查工作,完善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建立自然资源、地质、海事、林业等涉灾部门分灾种编制景区灾害高风险重点区域灾害风险图。开展地质灾害易发地段隐患排查,加强风险隐患数据库数据更新,实现隐患动态管理。

加强灾害评估和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建立科学的灾害评估体系和评价指标,规范灾情评估,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灾情综合分析评估能力;加强灾后恢复重建需求评估、规划设计、工程实施、技术保障等方面的管理,提高恢复重建监管水平;加强受灾群众心理援助,建立灾后心理干预志愿者队伍。

3、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加强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着眼瀛湖灾害事故特点,推进应急救援通信网络建设,建设覆盖重点区域的应急救援感知网络,实现事故灾害应急救援现场的立体化、无盲区动态监测监控,旅游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体系。修订发布《瀛湖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镇村、各行业部门、各企事业单位按要求制定应急预案并严格按程序备案,构建覆盖全区域、全灾种、全行业、全层级、全过程、相互衔接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应急预案演练,管委会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相关行业部门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各行业部门将企业应急预案管理纳入监督检查内容。

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逐步壮大森林消防综合救援队伍力量,依托民兵预备役、半专业化森林防火队、村级志愿者加强镇村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落实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经费和装备器材配备;建设镇村应急救灾物资装备储备库,配齐辖区内开展应急救援和灾害救助所需物资装备;全面加强应急通信装备、救灾专用车辆、救灾办公设备等技术装备建设;建立应急专家库,形成分级分类、覆盖全面的应急专家资源信息网络。

第三篇 聚力共绘瀛湖“十四五”发展新蓝图

本规划是未来五年本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要强化组织实施,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第十章 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植根于思想、落实于行动、贯穿于规划实施的全过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全区“十四五”发展的方方面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制度化建设,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干部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敢担当、有实绩的领导干部。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最大限度地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和力量,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二、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1、资金投入保障

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加大重点项目建设、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的资金支持,提升资源开发水平。一是设立瀛湖投融资平台,在坚持安文旅为唯一投资主体的前提下,建立企业主体投资、市场运作融资、政府导向性投入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为吸引外部资金进入创造条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方针,对所有制形式、投资金额、投资方式不做过多限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二是设立瀛湖旅游发展专项基金,市财政以奖代补予以配套,力争每年有一定比例增长,并积极加强与陕西文投集团、陕西大秦岭公司对接,务实做好项目的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落地和发展;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对瀛湖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给予融资授信支持,享受有关贷款优惠政策。对符合财信担保条件的贷款项目,市财信担保公司以低担保费率提供融资担保,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行BT、BOT、PPP融资模式,在税收方面提供优惠,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建设。

2、人才建设保障

紧紧围绕“产业兴区、企业带区”战略目标,搭建创业载体引领产业人才,积极为产业人才、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创业搭建平台。一是创新服务机制,优化留才“好环境”。大力推行党政领导联系人才制度,加强与市级相关部门衔接,在市级层面统筹实施“人才服务绿卡”制度,对人才及家属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就医等现实问题实行“一站式”服务,切实让各类人才感受到社会尊重的荣誉感、实现自身价值的成就感、生活在瀛湖的幸福感,愿意在瀛湖大展宏图、建功立业;二是强化人才培养。采取订单培养、区校合作、专家授课、建立高校实习基地等形式,不断优化旅游人才配比,改善各类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人才整体素质。努力让人才管理成为瀛湖生态旅游区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和保障,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3、政策体制保障

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随着生态旅游对安康经济发展贡献的逐年提升,瀛湖生态旅游区在引领全市全域旅游发展,加快建设西部生态经济强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由政府牵头,成立创建领导小组,举全市之力将瀛湖创建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也越来越重要。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支持瀛湖生态旅游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意见》,赋予瀛湖完整开发区的职权,按照“湖城一体”思路,在实施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统筹旅游景区发展和民生发展,将中心城区道路、景区和周边道路建设、亮化、绿化等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建设通盘考虑;管委会在明确划定的地域范围内,依照授权对旅游开发、资源管控、行政执法、党务政务等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具有责权一致、相对独立的审批、管理和执法权限,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积极主动处理与市直部门、汉滨区和区域内基层党委、政府的关系,务实推进与陕文投合作,凝聚各方合力,推动景区加快发展。市、区两级规划、住建、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按照“依法合规、权责统一、能放尽放”原则,最大限度向瀛湖生态旅游区扩大授权或委托事项,并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形成区域管辖、统一管理、开放运行、高效快捷的管理体制。

出台可操作性的《瀛湖生态旅游区旅游标准化管理体系》。针对瀛湖生态旅游区服务质量管理,《旅游景区服务指南》不足以对景区服务质量进行量化管理,造成景区服务质量管理无法可依,服务随意等情况。出台《瀛湖生态旅游区旅游标准化管理体系》,涵盖生态旅游区规划建设、安全防卫、环境卫生、生态保护、市场营销等各个板块,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对旅游景区服务活动进行规范,对景区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等进行标准制定,覆盖生态旅游区各个岗位,可以有效提高景区服务指标和标准化程度。

用地政策保障。建立瀛湖生态旅游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一级开发市场,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合理安排用地规模和布局。重点保障基础设施、环保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旅游产业项目建设用地,重大项目土地占补平衡指标可在全市范围内调剂。建立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加快重大项目用地预审和审批。依法规范区域内居民建房和各类生产性厂房建设,严厉打击非法流转土地和恶意囤地行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参与景区开发建设。

执纪监督保障。健全和完善党工委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有效的监督体系,把监督融入瀛湖生态旅游区“十四五”建设之中,把完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作为“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基础性建设,以强有力的监督确保中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确保生态旅游区“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把监督融入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推动监督落地,让群众参与到监督中来,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

三、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把重大项目作为推动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以规划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各级各部门要突出重大项目对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围绕高质量发展,储备一批符合国家政策关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建立健全“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库,牢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基本原则,紧盯国家投资导向与重点领域,把项目工作做实做细,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解决好项目前期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和投产。突出政府服务协调职能,着力构建以优良环境为保障、高效机制为动力的项目实施体系。

四、提升要素保障水平

强化集约节约,聚焦精准供地,引导用地合理预期,挖掘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存量建设用地潜力,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推进重大项目管理、生态用地、点状用地等试点改革,借鉴点状用地、带状供地方式,拓展建设用地空间。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及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联动机制,发挥基金引导撬动作用,推动社会资本投向重点产业领域、创新型企业、田园综合体、重大基础设施等投资项目。发挥金融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落实落细各项金融政策,完善政、银、企对接合作机制,积极构建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保险市场等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优化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探索建立安全可控的企业还贷应急周转金制度。加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力度,开发更多金融普惠性产品。


附件 瀛湖生态旅游区“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拟建地点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总投资(亿元)

合计

36

169.7

、瀛湖“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3个,总投资9亿元)

1

瀛湖生态旅游区核心景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

核心景区内,船舶新能源改造提升(油改电、油改气等)、核心岛屿污水处理、中水利用、垃圾回收处理、消落带生态修复等。

5

2

安康瀛湖库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

实施瀛湖库区内郭家河、清泉、湖心、火星、洞桥、桥兴、王岩、七里村和流水中心社区、玉岚社区等临湖区域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建立中水循环利用系统。

3

3

香溪洞景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安康市香溪洞景区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系统、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

1

二、瀛湖“十四五”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个,总投资50亿元)

1

安康瀛湖旅游轻轨项目

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

安康瀛湖旅游轨道项目规划全长46.8公里,正线从安康高铁站引出,途经高速客运站、城市运动公园、电厂专用线汉江大桥、天柱山村、湖心村、桥兴村至流水镇,共设车站9座,规划建设翠屏游客服务中心。

23

2

安康瀛湖环湖路建设项目(S318)

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紫阳县、岚皋县

构建大瀛湖环线公路,道路规划按照山区二级路的标准,总长63.6公里,起于瀛湖镇清凉关,终于紫阳县洞河镇,设计时速60公里,路基宽度8.5-12米,贯穿外围乡村旅游带,按“生态公路”模式,沿途设计若干观景平台,建设生态解说系统和观景步道系统,促进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

5

3

安康瀛湖翠屏入口综合服务区

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

改造提升道路3.1公里(二级公路标准),配套完善景观绿化、灯光、安防等设施;新建翠屏岛旅游门户区形象大门,服务区基础设施、入口景观及停车场建设项目。

1.5

4

安康瀛湖客运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

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

瀛湖区域改造提升客运码头3个,新建客运景观码头10个;同时配套完善码头周边道路、商业、货场及停车场等设施。

5

5

香吉路建设项目

安康市汉滨区吉河镇

项目起点为香溪洞风景区后门,终点位于吉河坝社区高速公路引线。拟建项目里程11公里,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8.5米;同步配套景观驿站、绿化、安防、亮化等设施。

1.8

6

S318安康瀛湖(火石岩)至清凉关道路建设 

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

建设为S318安康瀛湖(火石岩)至清凉关段省级道路,起于瀛湖干道瀛湖隧道出口南200米,沿汉江北岸,终点瀛湖镇清泉村的清凉关,并顺接现火流路。道路长6.176公里,隧道一座1290米,桥梁三座588米,二级公路,路基宽10米,设计时速40公里/小时。项目占地110亩。

2.8

7

安康瀛湖核心景区路网改造提升工程建设

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

该项目全长13公里,拟对路面提升改造,按山岭区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8.5米。同步配套景观、绿化、安防等设施。

1.4

8

瀛湖生态旅游区景区生态停车场建设

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

主要建设香溪洞、牛蹄岭、瀛湖、流水核心区域公共生态停车场,新建停车位12000个。

2

9

瀛湖生态旅游区景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

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

景区道路(步道)、停车场、旅游标识及景观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配套改造提升完善。

3

10

安康瀛湖汉江货运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

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

汉江沿线货运码头的提升改造,灯塔景观建设,完善安防设施,道路的硬化,货场和停车场的建设,趸船和轮渡的维修改造;对瀛湖库区范围内船舶采取标准化新能源动力改造。

2

11

安康瀛湖生态公路改造提升工程

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流水镇

对东起汉滨区双龙镇香河口西至汉滨区流水镇河心村村级道路改造提升,建立瀛湖库区南环线,实施生态景观修复工程。

2.5

三、瀛湖“十四五”景区建设项目(5个,总投资18.9亿元)

1

大香溪旅游开发项目

安康市汉滨区吉河镇、县河镇、新城办

国家红色经典牛蹄岭战役遗址建设保护工程;南兴路(南环快速干道入口—兴贤塔)提升改造工程;香溪洞核心区生态修复及综合提升工程;香溪湖综合开发利用工程。

13

2

安康市牛蹄岭战役遗址公园

安康市汉滨区县河镇

牛蹄岭解放战争遗址保护、恢复工程;修建纪念馆、展览馆、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工程;旅游道路工程;新扩建停车场工程;景区及道路绿化、照明工程;供电及排水工程;模拟战斗实景演练场工程;生态环保公厕及垃圾处理中转站工程;战斗遗址山顶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广场;战斗浮雕、群雕及红色景观打造;遗址公园视频监控和语音解说系统工程。

2.4

3

安康瀛湖织女石纺织公园

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

项目占地面积约6公顷,围绕传统文化资源和生态景观资源,打造成集爱情教育、原生自然环境体验、滨湖度假于一体的主题游园。

1.1

4

安康瀛湖玉兴岛秦巴野生动物园

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

项目位于瀛湖景区玉兴岛,规划用地面积约6.3公顷。依托现有资源,引入新加坡动物园“开放式概念,以“秦巴珍稀动物”、“日夜联动”、“无障碍体验”为特点,打造秦巴野生动物体验,儿童教育最佳目的地。

1.2

5

安康瀛湖智慧旅游数字化建设项目

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香溪洞景区

包括智慧营销、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三大平台,其中智慧营销主要包括电子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电子商务、二维码和PATA旅游论坛;智慧管理包括5G网络系统、旅游信息管理平台、景区视频监控平台、景区应急管理平台、分时预约系统和E卡通;智慧服务平台包括电子旅游产品、虚拟展示和电子门票。项目建设期限2020-2023

1.2

四、瀛湖“十四五”园区建设项目(12个,总投资65.3亿元)

1

安康瀛湖水画小镇(二期)

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

项目位于安康汉滨区瀛湖镇,项目规划用地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平方公里。建设内容包括翠屏运动休闲板块、金螺爱情文化板块、清泉原乡民宿板块、唐家链子渔乡板块、桥兴文化创意板块、玉岚生态宜居板块、火星民俗体验板块。

5

2

瀛湖生态旅游区流水旅游文化古镇建设

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

主要对流水古镇进行恢复改造提升,重点实施流水旅游综合服务区、街区改造、码头、公共停车场、绿化亮化、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等建设。

3

3

吉河康养度假区项目

安康市汉滨区吉河镇

规划建设健康养老、休闲度假、运动锻炼目的地,同时配套完善周边景观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3.5

4

安康瀛湖流水度假区项目

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

项目位于瀛湖景区西部区域,规划用地面积9.9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7.3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60平方公里。规划以“汉水安康文化”为核心,集汉江古镇、汉水风情文化园、汽车营地、滨水娱乐于一体的度假式文化旅游园区。流水古镇提升改造成具有陕南风情的区域,汉广文苑打造成为汉水民俗风情文化园区,并依托水系发展生态、低碳型旅游项目。项目主要由汉广文苑、流水古镇、自驾车营地、亲水娱乐湾、养生度假等五大板块组成。

14

5

安康绿航星际航天农业博览园项目

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

规划占地面积2893亩,包括航天员特供富硒功能食品种植基地、航天育种地面选育基地、航天农业科技博览园、未来农业科普教育基地、乡村图书馆集群、绿航星际太空舱体验酒店、湖滨民宿、航天康养社区等。

10

6

安康瀛湖富硒茶谷休闲度假项目

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

依托岚河、老庄子现有茶园,针对大众客群需求,以安康茶文化、茶俗为核心吸引点,导入历史文化展示、富硒茶生态采摘体验、茶食茶事民俗商业休闲、富硒茶养生度假等功能,打造硒式茶文化的低碳生态小镇。

5

7

安康瀛湖汉水文旅项目

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

依托瀛湖汉水资源,打造“两山”实践旅游产业文化基地,兴建茶果茶旅深度融合乡村旅游项目,打造精品田园体验式民宿,挖掘汉水资源文化,建设瀛湖库区移民博物馆项目,项目以回归自然,体验乡村为主导,集乡村休闲旅游、民俗体验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开发项目。

3.5

8

瀛景园农业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

项目总占地面积1.33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规划滨水农旅体验区、硒茶田园农业区、精品林果发展区、原住民宿体验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名特优水果、茶叶种植园、新概念农家丽舍、农耕文化微展馆、教育研训基地等,并完善道路、管网、污水处理、照明、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

2.6

9

安康瀛湖田园综合体项目

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

作为“文旅+农业”融合项目,以创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为目标,打造集富硒、农业、科技、旅游于一体的产业融合区。项目位于瀛湖镇桥兴村、火星村、洞桥村,规划总用地面积28.62平方公里,形成“一心+两带+三区+多节点”的空间布局, 一心:综合服务中心 ;两带:滨水文化休闲体验带、山地农业观光体验带;三区:滨水农旅体验区、硒茶田园农业区、精品林果发展区 ;多节点:云上水乡、百果乐园、创智农园、汉岚茶谷、月光硒谷、清泉果乡。

5

10

瀛园水文化生态园

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

项目占地约3.7公顷,依托“生态+旅游”主题,打造成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水文化生态园。

2.2

11

瀛湖洞桥农业旅游开发项目

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

农业观光体验、稻田渔业、精品民宿及配套基础设施等建设。

1.5

12

安康瀛湖湖心康养度假项目

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

项目区位于瀛湖核心景区,地处湖心半岛,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5公顷。项目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禀赋,打造成集“医疗康养、膳食养生、运动养生、特色SPA”于一体的康养度假项目。

10

五、“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新型业态(5个,总投资26.5亿元)

1

安康瀛湖低空旅游项目

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

建设停机坪、游客中心、精品民宿、度假酒店,同时完善道路、管网、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

10

2

瀛湖夜游亮化项目

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

航道航标、灯塔导航设施建设,航道划界、电子航道图及应用软件开发;对辖区一江两岸沿线景点提升改造、发掘新建、重点部位亮化,建成瀛湖特色景观带。

4

3

安康瀛湖生态渔业产业园项目

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

瀛湖渔业资源生态修复工程;观赏鱼暨渔文化体验馆;瀛湖土著鱼种繁育基地;瀛湖渔家民宿群;瀛湖渔业科技大院。

1.5

4

安康瀛湖研学旅基地项目

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

项目位于瀛湖景区核心区,利用景区山水资源、农业资源,打造集自然教育、田园体验、农业科普、室外拓展、水上运动休闲等于一体的研学旅行基地。

1

5

瀛湖“瀛家”系列民宿建设项目

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

利用沿湖周边现有民居小院子分期改造高端精品民宿,打造具有国际品牌特色的瀛湖民宿群。

10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