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绷防溺水安全教育之弦
入夏以来,儿童溺水的新闻频频被报道,父母悲痛欲绝的视频让人看了瞬间落泪。视频中,世上最悲痛的,不是生离死别,不是天人永隔,而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孩子年纪轻轻离开人世,留下父母在悲伤中无法自拔,余生要在遗憾和悔恨中度过。
炎炎夏日,大家都喜欢水上运动。网曝的溺水案件有小孩自己偷偷下水游泳的,有父母带着出游看护不到位的,有娱乐设施损毁导致意外的……。因为安全意识的淡薄和防溺水知识的缺乏,很多人下水之后,就再也没能回来,给家人和朋友带来了永远的伤痛。作为家长并未有效看护孩子不要到江边等危险场所,作为长辈,缺乏应有的危险防范意识,这已经为溺亡案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这样的悲剧,似乎在每个夏天都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究其原因,除了汛期水位上涨导致意外之外,根源还在于安全意识松懈。暑假之际,防范未成年人溺水案,警钟敲得还不够响,不够重。
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明确提出,不倡导未成年人参与施救溺水。,特别强调的是,不仅让学生掌握这方面知识,也调动家长全面了解并牢记安全防范的意识与责任。近年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每逢放假到来之时,都会通过各种形式,敲响远离危险、远离溺水等的安全教育。可问题在于,这类教育拘泥于简单枯燥的说教,常常被未成年人当成“耳旁风”。众所周知,中小学生最大的天性就是好动、爱玩,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有一颗好奇心,“叛逆”的性格常常会令学校和家长防不胜防。因此,防溺水教育可以重复千遍万遍,但“僵化”的教条教育可以转化为“润物无声”的贴心交流,如果学校、家长的时常提醒教育能够戳进孩子的内心,安全教育、急救和逃生知识能够烙刻进孩子的大脑,似乎都可以防范悲剧的发生。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做好社会安全保障,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防溺水工作。划定溺水防范区,在显眼处设立安全警示标牌,设置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等防溺水应急设施。只有防范教育常常挂在嘴边,管控和防范措施全面覆盖,才能最大限度的防范未成年人溺水案件的再次发生。
- 上一篇: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2年第七次(扩大)集中学习[ 07-21 ]
- 下一篇:张峰调研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07-21 ]